赛前新闻发布会上,上海申花主帅斯卢茨基面带微笑,语气笃定。面对即将到来的强敌山东泰山,他明确向媒体表示,自己的球队不会采取专人盯防的战术,而是更倾向于依靠整体防守体系来限制对手的进攻核心。“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,”他从容不迫地阐述着自己的足球哲学,“我们尊重每一位强大的对手,但申花有自己的风格和原则。”
然而,九十分钟后的终场哨声,像一记清脆而火辣的耳光,重重地打在这份从容之上。
比赛进程彻底走向了斯卢茨基预想的反面。山东泰山的外援瓦科,如同一位被解开了所有束缚的刺客,在申花的防区里予取予求。申花的整体防守在他面前显得苍白无力,形同虚设。他轻盈的摆脱、犀利的突破和精准的射门,一次次刺穿申花的球门。
第一个进球,瓦科在禁区前沿接到队友分球,稍作调整便起脚低射,皮球贴地窜入网窝。第二个进球,他展现了自己出色的个人能力,连续晃动闪开角度,劲射破门。当完成第三个进球,上演帽子戏法时,整个球场仿佛都成了他个人表演的舞台,而申花的后卫们,则彻底沦为了无奈的背景板。
转播镜头屡次精准地捕捉到场边斯卢茨基的特写。他最初是双手插兜的强作镇定,随后是摊开双手的不解与愤怒,再到最后,已是手扶额头,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茫然与一丝绝望。那副赛前的从容早已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,取而代之的是战术被完全击溃后的无力和尴尬。用球迷的话说,“差点就被打哭了”。
这场比赛无疑成了斯卢茨基执教生涯中一次典型的“战术打脸”现场。他的“不设专人盯防”的赛前宣言,被瓦科完美的帽子戏法映衬得无比苍白和固执。媒体和球迷的批评声瞬间涌来,指责他的排兵布阵过于理想化,严重低估了对手核心球员的破坏力,未能做出极具针对性的部署。
这场惨痛的失利,如同一盆刺骨的冷水,浇醒了或许有些过于理想化的斯卢茨基。足球场上,强大的整体固然是根基,但面对某些拥有超级个体的对手时,必要的、有针对性的特殊照顾,往往是更务实的选择。经此一役,斯卢茨基想必会对中超联赛的竞争残酷性以及针对性战术的重要性,有一个更为深刻和痛彻的认识。